近況流水 – 把想法文字化的起心動念(2024.05.14)

白羽平
May 20, 2024

--

*quote 內是我在 04.27 邊寫邊沈澱下的

*quote 外的則是 05.14 的我後設的解讀

建議可以先一次看完引號內的,再穿插看後設的詮釋,感覺頗不同

「在 4/16 的時候,正式從 Dcard 稱登出了。記得自己在收到 offer 到 onboard 前的緊張期待感,而且還做了一個在 Dcard 工作像遊樂園的夢。」

這段話純粹只是想到什麼寫什麼,讓自己進入寫字狀態而已。但 somehow 那個夢被我記得到現在我覺得也很有意思,可能因為當時的 Dcard 與當時的自己想前進的方向應該可以算是 perfect fit 吧。

「離職到現在,那個隱隱在背景持續運作的焦慮是什麼,好像還沒搞清楚。一方面我想應該有擔心自己不夠酷,如果未來向現實低頭,像是這 2.5 年一樣生活的不夠直面自己的焦慮、問題,沒有定期好好清理沈澱自己,然後把自己努力生活過、思考過的軌跡好好的記錄下,那就活得很不夠酷;」

進入正題,當天想要搞清楚的事情是:「離職以後,那個在心中底層隱隱發作的焦慮是什麼?」

第一件想到的事情是,如果什麼都不做的話,即便裸辭了我也不會變成一個更酷的人(對沒錯,就是酷,我心底最想追求的樣子就是「酷」。很中二吧)。

如果自己 skip 了中間探索與掙扎的過程,直接進入下一份工作的話,也不會變成一個更酷的人。

在這個情境下,我追求的酷應該是[能夠直面自己的問題與焦慮,把沈澱、思考的過程記錄下來,看清楚因與果。]

自己偶爾也會時不時地回去看以前沈澱的文章,有時還是會有那種[寫得真好,這個人不愧是我,酷~]的心情,只是這 2.5 年剛好很少沈澱了,所以有感自己越來越不酷。

況且,這個酷不會受外力(e.g.其他人喜不喜歡)來決定,只要我自己持續做,就能一直酷下去。

「另一方面,應該就是:那未來呢?這樣個焦慮持續在鼓譟著。嗯,思考了一下,這似乎是可以忽略的煩,先繼續讓他在背景吵好了」

這倒是一個很比較心態之下產生的煩惱,會因為社會、他人在跟我相同的年紀,完成了特定的成就,所以產生的煩惱。

「會焦慮在人生的賽道上,是不是開始落後了。」

雖然焦慮存在,但也清楚地意識到,這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心態。因為只要我想要,理論上是隨時可以登出賽道的。

所以這不是一個太大的問題,決定先 pending 了

這也讓我發現,我從以前的「我認為自己不應該焦慮這種事情,自己有這個焦慮的心情,又更讓我更焦慮了」,逐漸變化到「我知道我在焦慮,也知道這是正常的,可以試著把焦慮的情緒當成沈澱的動力」

「那關於不夠酷,我想最好的方式就是透過創作來呈現、紀錄自己。而創作的問題則在於題材與媒介,最重要的事情是透過創作記錄保持「酷」的望態。因此,重點應該是先保持創作的習慣。所以先透過文字作為媒材。題材則是以沈澱自己為主。problem solved」

我想這就是那個起心動念,決定自己應該開始「創作」。

得先澄清一下,創作與虛構無關。對我來說,創作是把自己認為腦中有趣的想法,以別出心裁的方式策展出來的過程。

決定要創作之後,問題就是要用什麼工具媒材、以及寫什麼主題?

因為先保持創作的習慣是最重要的事情,初步的想法是盡可能輕量且讓自己有動力持續做。所以方向上會是:用文字紀錄自我沉澱的過程。

最後,因為實在太久沒沈澱,如果願意協助我一起沈澱的話,最好的方式就是對我提問,我相信透過好的問題可以刺激更深入的思考。(面向可能是我的工作、個人思考方式、等等)

謝謝你看到這。

--

--

白羽平

Product Manager at Taipei, passionate about Design Thinking and other problem-solving methodologies.